清华电子院博士后范晓宸获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官网公布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4批面上资助获得资助人员名单,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博士后范晓宸获得此项资助。
范晓宸博士此次入选的“城市多源时空数据挖掘与跨域协同计算研究”课题,是基于对多源数据挖掘的智能算法研究,聚焦城市多源时空数据挖掘与跨域协同计算,从跨域视角挖掘多源数据的时空特征,以模型与数据协同的方式构建跨域数据关联关系,融合多源数据时空特征,基于深度学习模型设计跨域协同智能算法,形成具有应用价值的城市计算解决方案。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能在模拟仿真平台上进行应用,可为优化城市资源调度、提高运行效率提供精准预测。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于 1985 年设立,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资助标准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
自2018年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清华电子院积极搭建博士后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博士后科研创新水平。2021年,清华电子院孵化企业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也获批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电子院形成“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研环境。截至目前,博士后“双站”累计招收博士后8名(出站3名),已培养博士后获得专项人才资助超百万元。此外,在两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清华电子院孵化企业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湃方科技(天津)有限责任公司斩获金、银、铜奖,展现了清华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高端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因博士后培养工作成绩突出,清华电子院于2021年荣获“生态城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荣誉称号。
下一步,清华电子院将继续完善博士后人才发展机制,优化博士后科研创新布局,充分发挥博士后等青年人才科技创新排头兵作用,将博士后等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相融合,为打造三个“第一”融合示范院培养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后备创新人才和研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