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
  • 首 页
  •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概要 研究院学科·人才优势 研究院定位 研究院组织结构 研究院研发环境 中新生态城环境
  • 热点新闻
  • 技术与应用平台
    平台概况 高端光电子芯片创新中心 电子综合检测中心 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 医工转化创新中心 新一代融合通信及智慧城市创新中心 先进科技创新中心
  • 项目孵化
    优秀案例 正在孵化项目 准备孵化项目 储备项目
  • 合作基金
  • 招贤募才
    职位招聘
  • 联系我们
  • 研究院概要
  • 研究院学科·人才优势
  • 研究院定位
  • 研究院组织结构
  • 研究院研发环境
  • 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
当前位置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简称“清华电子院”)于2015年7月20日成立。在天津滨海新区政府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的支持下,发挥清华大学高水平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进行电子信息领域科研成果的工程实现及产业化。
作为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成果转化基地,以及清华电子系成果转化、产业化、对外合作的专职机构,清华电子院始终坚持"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动地方发展,促进电子信息产业进步"的初心和使命不动摇,提供"企业孵化/成果产业化+应用研发+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覆盖成果转化全周期的专业服务,努力构建"社会信息输入高校和高校科研成果输出转化"的新模式,为推动清华大学学科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负责运营管理。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源于1932年成立的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52年建系,始称“无线电工程系”,1958年更名为“无线电电子学系”,1989年更现名至今。建系以来,经过历代师生员工的努力,建成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学科全、综合性强;建成了完整的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和工学博士的培养体系,构建起了世界领先的覆盖两个一级学科核心概念的新课程体系,向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亦工亦理、教研并重的办学理念,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格,以及团结务实、学术自由、追求卓越的文化传统。
清华电子系是清华大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现有专任教师127人,职工220人(其中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一人,退休资深院士1人、杰出青年12人、国家级人才计划31人次、青年人才计划43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学生近2000人(其中本科生约1100人,博士研究生超600人)。2013年开展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分系列聘用和管理,教研系列实行准聘-长聘制,研究系列实行团队制。新的人事制度为高水平人才引进创造了优越条件,为教师从事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研究和有影响力的集成科研提供了机制保障,为建设国际领先电子工程学科奠定了基础。
清华电子系致力于把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与国家和产业的重大需求结合起来,把研究前沿技术与培养优秀学生结合起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清华新百年“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发展阶段,清华电子系把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子工程学科作为发展目标,赶超世界一流,努力从“跟随者”(follower)变成“领跑者”(leader)。希望与国内外的同行加强合作交流,共同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同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建设科研平台、推动成果转化、提升社会影响力,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跻身世界著名大学电子工程学科的前列。
清华电子院是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学科的成果转化基地,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负责运营管理,是连接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桥梁,旨在通过与电子系、校友会形成“三位一体”的联动体系,打造最佳的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服务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兴国。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战略性合作项目,生态城的建设显示了中新两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决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积极的探讨和典型示范。

2007年11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两国合作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框架协议。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国家建设部与新加坡国家发展部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的补充协议》。按照两国协议,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经验,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生态建设、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回用、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国务院批复生态城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不予不取的财税政策:国家、生态城两级财政体系。(生态城=省级财政)
  • 意愿结汇试点区域:自2010年1月1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制度由“支付性结汇” 变革为“意愿结汇”。
  • 跨境人民币贷款发债试点区域:自2014年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注册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贷款、发债、股权投资基金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等业务。

中新天津生态城地理位置


景观绿化



生态住宅



产业园区、科技园



研究院概况 | 热点新闻 | 技术与应用平台 | 项目孵化 | 投资基金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C) 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津ICP备15006202号津公网安备 12011602001136号